
近日,百货业关店、转型升级的消息不断。北京老牌百货长安商场宣布开始全场出清,准备封店改造谋求升级;乐天百货宣布将于3月31日关闭在天津的最后一家百货店;百盛在重庆的最后一家卖场也将于3月31日闭店。我国传统百货业正在经历新的一波关店潮,而生存下来的也在不断调整转型升级。那么,传统百货业未来出路到底在哪里?
持续关店 寻求止损
在中国业绩一路下滑和本土市场扩张放缓的情况下,乐天百货通过逐步撤出中国内地市场进行止损。
如今传统百货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从2012年开始,乐天玛特就后劲不足,在售出中国的73家超市后,乐天百货开始收缩其在中国的业务。近日,乐天百货天津文化中心店贴出公告,公告显示,该店将于今年3月31日当日闭店后停止营业。随着文化中心店的关闭,乐天百货在中国将只剩下三家门店,包括威海店、成都环球中心店以及沈阳店。
实际上,乐天从进入中国开始就一直缺少创新和投入,经营也一直饱受“本地化不够、管理脱节”等诟病,而在中国业绩一路下滑和本土市场扩张放缓的情况下,乐天百货通过逐步撤出中国内地市场进行止损。
作为老牌高端百货的百盛,在中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继西安西大街时代百盛停止营业后,百盛集团又少一店。近日,在重庆百盛南坪店确认3月31日营业结束后,百盛在重庆的最后一家卖场将闭店。
有资料显示,百盛近年来关店已成常态。2012-2015年,百盛关闭了位于上海、贵阳、石家庄、济南、天津等地的十家门店;2016年,百盛百货关掉了重庆百盛大坪店、西安百盛东大街店、重庆万象城店、南昌百盛恒荗店、北京百盛太阳宫店、合肥新地百盛天鹅湖店六家店面;2017年5月,百盛百货在郑州唯一的门店也关闭了。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百盛集团在中国30多个城市共运营管理43家百盛门店(包括概念店“Parkson Beauty”)、两家百盛优客城市广场及一家金狮广场,相比2011年的52家门店减少了九家。
面对竞争与变革的压力,近年来,新世界百货同样已经关闭多家门店,且公司利润下滑明显。公开报道显示,新世界百货近年已陆续关闭三家门店。武汉新世界百货硚口店于2014年11月30日闭店调整业务;2017年6月30日,大连新世界百货因业主方收回物业而停止营业,并表示将寻找规模更大更优质的物业继续发展;2018年12月20日新世界百货沈阳中华路店停止营业,并表示因应新零售的发展需求,将对整体战略经营及商业布局规划进行调整优化。
百货业近年来逐步进入下行轨道,不得不关店止损。如今,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如何转型又成为百货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转型升级 前路漫漫
专家指出,传统百货业只有突破自己的经营模式,才能寻找和开发出新的消费者触点。
近年来,受电商冲击及消费需求升级的影响,零售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百货店已经成为传统实体零售式微的代表。业内人士指出,百货店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重构消费价值。
百盛作为老牌百货也在积极谋求转型。2015年底,与韩国依恋集团合作在上海开设百盛优客城市广场;2016年6月,在青岛开设金狮广场,首次尝试购物中心业态;同年9月,在上海协信星光广场开出其首家独立超市——百盛精品超市;同年10月,百盛从台湾引入烘焙品牌“哈肯铺(Hogan Bakery)”,并在上海新天地开出了独立于百盛系统的店铺。
然而,转型并非易事,财报显示,百盛净利润依旧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2012-2015年,其净利润连年下降,2015年净利润甚至一度亏损1.86亿元;2016年通过出售其全资中国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及相关股东债权的方式实现净利润1.47亿元,扭亏为盈;2017年的经营情况并未有所好转,该年度净利润再度亏损1.36亿元。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家诚表示,百货零售企业开始寻求自救的出路,调整发展战略,转型升级。传统百货业只有突破自己的经营模式,才能寻找和开发出新的消费者触点。
面对前几年的出师不利,百盛如今开始转型多元化零售业态以寻求新的盈利点。据百盛集团透露,其下一步转型目标是成为“商业空间运营服务提供商”,即希望发展包括美妆、超市、餐饮、服装领域的自有品牌,并将这些自营产品以集合点等模式带入百盛负责管理运营的商业项目中去,在输出品牌的同时也输出管理。
2018年5月,百盛集团开出首家自有美妆集合店“Parkson Beauty”,销售兰蔻、雅诗兰黛、迪奥等20多个国际一线美妆品牌。自此以后,百盛转型初见成效,化妆品业务已然成为集团的主要业绩增长点之一。
和君商业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丁昀表示,百货导流品类和增加新的女性顾客都是靠化妆品,在百货零售目前“千店一面”的衰败局势下,百盛利用集合店形式做差异化化妆品区可以增强竞争的差异化程度。
虽然化妆品与配饰类别正成为百胜集团商品销售结构中的最大贡献来源,但该类别产品的电商渗透率也在逐年提高,百盛与这些线上平台竞争并无明显的优势。百胜集团的转型之路仍是道阻且长。
同样谋求转型的还有新世界百货。“互联网普及和数字化技术升级催生了网络零售新模式,电商崛起、业态创新、跨界整合,为整个零售业格局带来了重大变化。”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表示,为应对零售行业的转变,新世界百货推出“一店一策”的经营策略,并积极拓展自营业务。
在消费场景、营运和营销上,新世界百货也进行了创新尝试。一些门店通过融入艺术元素、增加科技感等方式提升消费体验,如武汉新世界百货国贸店的变革方向就是“艺术百货”,通过更多艺术文化体验联系新兴消费者;新世界百货上海巴黎春天淮海路店则在2018年的升级改造中将自身定位为“智慧门店”(SMARTMALL),用上了刷脸支付等新技术。
面对传统百货业的转型,刘家诚表示,总体而言,传统百货业的突围势在必行,其未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充分了解新的消费人群、新的垂直零售领域和场景,以及是否能够打造新的购物体验。(来源:中国商报)